修武县当阳峪绞胎瓷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传承与创新共话绞胎瓷文化

焦作新闻网 阅读:1 2025-09-15 04:18:31 评论:0
修武县当阳峪绞胎瓷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传承与创新共话绞胎瓷文化

近日,以“传承与创新”为主题的修武县当阳峪绞胎瓷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省修武县隆重召开。此次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及陶瓷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绞胎瓷的历史、现状与发展前景。

当阳峪绞胎瓷,作为我国陶瓷艺术的一颗璀璨明珠,源于唐代,盛于宋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修武县当阳峪村是绞胎瓷的发源地,被誉为“绞胎瓷之乡”。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旨在进一步挖掘和传承绞胎瓷文化,推动绞胎瓷产业的创新发展。

在开幕式上,修武县县长李翔表示,修武县将充分发挥当阳峪绞胎瓷的历史文化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绞胎瓷产业转型升级,让这一传统技艺焕发新的生机。

研讨会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绞胎瓷的历史渊源”、“绞胎瓷的制作工艺”、“绞胎瓷的市场前景”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专家们一致认为,绞胎瓷作为我国陶瓷艺术的瑰宝,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在历史渊源方面,专家们指出,绞胎瓷起源于唐代,经过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当阳峪绞胎瓷以其胎质细腻、釉色丰富、造型优美而著称,被誉为“瓷中珍品”。

在制作工艺方面,专家们认为,绞胎瓷的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选料、制胎、拉坯、修坯、上釉、烧制等多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要求工匠们严谨细致,精益求精。这种精湛的技艺,使得绞胎瓷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在市场前景方面,专家们表示,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绞胎瓷市场逐渐回暖。同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绞胎瓷的制作工艺也在不断创新,为绞胎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研讨会期间,与会代表还参观了当阳峪绞胎瓷博物馆,了解了绞胎瓷的历史文化底蕴。此外,还举办了绞胎瓷技艺展示、作品交流等活动,为与会代表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绞胎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国陶瓷艺术的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未来,修武县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绞胎瓷产业创新发展,让这一传统技艺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总之,修武县当阳峪绞胎瓷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绞胎瓷文化传承与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绞胎瓷这一传统技艺必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推荐文章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焦作新闻网第一时间发布焦作本地新闻、时政要闻、民生热点,提供直播、网评等互动功能